通用技術中紡院中紡標牽頭起草的國際標準ISO 105-C12:2024正式發布
近期,通用技術中紡院中紡標牽頭起草的國際標準ISO 105-C12:2024《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第C12部分:耐工業洗滌色牢度》正式發布。
色牢度指標是貿易過程中衡量紡織品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不同洗滌環境下的色牢度試驗方法標準是紡織品領域國際標準和各國標準的一個重要類別。例如醫院、酒店等場所用品(包括床品、毛巾等),公共交通工具用內飾(包括座椅套、臺布等)均為頻繁洗滌的紡織產品,通常采用工業洗滌方式進行批量清洗,由于工業洗滌和家庭洗滌方式不同,紡織品所呈現的色牢度性能會有所差異,國際標準ISO 105-C12:2004提供了一種評定紡織品進行工業洗滌后色牢度的試驗方法。由于該標準的技術內容包括紡織試樣制備方法、工業洗滌及試樣清洗方法、洗滌漂白成分等方面亟需改進和完善,我國于2021年牽頭提出對ISO 105-C12:2004進行全面修訂。
研制過程中,根據各國提出的洗滌劑中過硼酸鈉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的意見,例如歐盟出臺了關于使用洗滌劑中過硼酸鹽替代品的相關法規(EU No 109/2012),通過綜合分析當前紡織品工業洗滌色牢度現狀,經驗證遴選將漂白效能相當的過碳酸鈉確定為另一種可選試劑。同時,原方法雖能保證將工業洗滌后的試樣清洗干凈,但清洗時用水量多,且清洗時間相對較長,因此研制過程中從節能環保的角度出發,對試樣的清洗方法進行了修訂,有效降低了試驗成本,并提高了試驗的可操作性。
國際標準ISO 105-C12:2024的發布,實現了該領域在低碳環保方面的發展需求,解決了全球紡織品工業洗滌色牢度檢測方法難以統一的問題,進一步完善了紡織品色牢度標準體系,對提高紡織產業的優化升級均具有積極的助推作用。
通用技術中紡院中紡標作為ISO/TC38國內技術對口單位,一直以來積極組織國內專家和企事業單位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國際標準化工作經驗,形成了一支專業化團隊。目前,我國在本領域已成功提出了50項ISO國際標準提案,其中正式發布41項,未來將以更加開放嚴謹的態度,守正創新,不斷加大紡織品領域國際標準的研制力度,以新發展理念和視角與國內專家共同推動國際標準化新發展。